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央媒看四川|车厢里喜气洋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4 1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哇,上车就是过年啦!”1月13日上午,由成都东开往松潘的C5812次列车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浓厚的节日氛围带给旅客特别的惊喜。

这趟列车即将经过的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11时11分,列车驶出站台,悠扬的羌笛口弦合奏声在车厢内流淌开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羌族非遗展示活动随之拉开帷幕。

羌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海元鼓起腮帮,一口气吹完经典名曲《羌山情》。那独特的旋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将古老的羌族故事娓娓道来。曲声刚落,车厢内掌声经久不息。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在唐代,诗人王之涣就在《凉州词》里写到了羌笛。”陈海元说,羌族人有引以为傲的“四绝”,羌银、羌碉、羌绣、羌笛,其中羌笛尤为独特,被称为羌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大家兴趣盎然,陈海元打开话匣子:制作羌笛要用高山箭竹,这材料可不好找,一要在深秋,二要到深山里去。竹子拿回家后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任由炊烟熏炕,炕上一两年,再用菜籽油浸泡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去皮制笛……

“费尽功夫把羌笛做出来,只能说完成了一半。”陈海元继续说着,演奏是充分展现羌笛魅力的另一半。不同于一般乐器,演奏羌笛要鼓起双腮,让气流从鼻孔自由出入肺部,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气流的中转仓库,通过循环换气实现一口气吹完一首曲,演奏中绝不停顿。

“空灵、悠扬,仿佛有穿透时空的力量!”乘客马钊是羌族人,熟悉的羌笛声让他感到十分亲切,仿佛提前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另一边,掌声再次响起,羌族民歌联唱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茂县文体局工作人员罗海福告诉记者,羌族没有文字,羌族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而羌族民歌便是羌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羌族民歌或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或是寄语美好生活,或是展现羌族人的热情大方,极具艺术感染力。

羌族服饰展示环节同样精彩绝伦,模特身着精美的羌族服饰,缓缓走过车厢通道,向旅客展示了羌族服饰的独特工艺和精美细节。在精心设置的互动环节中,主持人热情地与旅客们互动交流。

今年春运,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将联合文旅部门,在管内川青铁路、巴南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线路上,结合途经地特色,持续开展“高铁非遗文化节”活动。书法、剪纸、篆刻、皮影、侗族大歌和川江号子、彝绣、锅庄舞……旅客在高铁列车上就能感受到形式多样的“非遗之光”。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5-1-15 08: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喜气洋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