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残卷到重生 德阳广汉古籍修复师的文明守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穿过长长的走廊,走进广汉市图书馆二楼尽头的古籍修复室,一册册泛黄的书叶在操作台上静静铺展,毛笔、喷壶、镊子、尺子、刷子……几十种工具在一旁分列排开,修复师们正埋头于案牍之中,用他们的巧手缀补时光碎片,一部部受损古籍在他们的手中重获新生。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2)

亟待修复的古籍。广汉市图书馆供图

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9年开始,广汉市图书馆就对大量的古籍文献进行了抢救整理,截至目前,已修复了两千六百多册。日前,记者走进广汉市图书馆,揭秘古籍修复的那些事儿。

墨香里的“手术”

让残卷重获“新生”

62岁的欧勇,正聚精会神地对一本修补好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进行裁剪,古籍在他的手中透出淡淡的墨香。话不多的他,在与记者的一问一答中,聊起了手中的古籍修复工作。

微信截图_20250409094610.png

欧勇正在对修补好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进行裁剪。

“每一本古籍的修复过程,都像是一场精密的手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古籍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修补方案。”欧勇介绍道,一部古籍从“验伤”到“手术”,再到“复原”,有几十道复杂工序,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

修复古籍须进行修前准备,包括对古籍首次建立修复日志,审查书籍的年代、装帧形式等,同时对古籍进行“会诊”,使用现代仪器分析检测纸张的酸碱度、厚度,依据古籍的破损程度、材质等因素,确定修复方案、步骤,选配修补用纸等。

欧师傅的工作是从表面污物清除开始的,他们首先会给纸张喷上30-40℃的温水,为古籍清除多年残留的水渍、虫粪等,在纸下还会垫上一层吸水纸,以便快速吸附走多余的水分和污渍。此外,喷水也能起到给书叶脱酸的效果,以此改善纸张因酸化导致的发黄、脆化等现象。如果遇上纸张粘连等情况,他们还需要使用镊子等工具,“这一步叫揭页,需要格外小心。”欧师傅说,对于一些较厚的纸张或堵塞的地方,还会使用刀具进行清理、剥离。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3)

修复师正在修补古籍。

这些工作完成后,古籍修复进入最重要的环节——修补。

针对古籍病害不同,修复师需对症下药,有虫蛀或破损处,需要将补纸撕小,用毛笔蘸取一种特殊的黏合剂——“秘制浆糊”,沿着破损处四周涂抹一圈,然后将补纸粘在破损处,多余的补纸部分裁掉,俗称补缀;针对版心裂开的书叶,要及时用溜口纸粘连固定;而那些大面积脆化严重的书叶则需要整体托裱……所有过程都要掌握一个“度”,考验的是修书人的“手艺”。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8)

修复师展示破损的书叶。

修复师们严格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选配修补用纸尤为重要。欧师傅手中修复的古籍补缀用的是竹纸,这也是四川地区的古籍大多使用的材料。此外还有皮纸,这种纸张韧性强,基本用于给书叶版心溜口,或者为一些粉化严重的书叶托裱。有些纸张如果颜色不匹配,修复师们还会用橡碗子(橡树的果实外壳)、红茶等材料给修复纸进行染色,确保修复后的古籍在外观上大致恢复原貌。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5)

针对版心裂开的书叶,修复师用溜口纸粘连固定。

谈起“秘制浆糊”的制作方法,欧师傅告诉记者,原材料只是简单的小麦淀粉和水,但它的配比对于修复师而言却是不外传的“秘密”。修复时,若遇到浆糊粘在古籍上揭不开的情况,可以用毛笔沾些水在粘连处,以降低黏性,这种无任何添加剂的浆糊不会对古籍产生伤害,使修复过程可逆。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4)

修复师正在裁剪修补好的古籍。

在书叶修补完成后,再进行裁剪、压平、装帧、完善修复日志等大致工序,待修复验收合格后,一本古籍的修复工作就算完成了。“古籍会在使用中损坏,会因岁月侵蚀自然老化,也许过了一百年后,又会再次面临修复,修复日志便能为下一次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广汉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杨告诉记者。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7)

对修补好的古籍进行压平。

埋首故纸间,妙手补千年。修复师与时间的“赛跑”,将一直持续。

故纸堆里的“修行”

从“坐不住”到成为行家里手

古籍修复师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许多修复师入行的经历,充满了偶然与必然。

五年前,抱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欧勇开始了古籍修复工作,“修复古籍最重要的就是心静、坐得住,我以前是画宋元时期的传统工笔画的,当中有异曲同工之处。”修复工作大多是手工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修复古籍就像是在与古人对话,每一页纸张、每一个字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已到花甲之年的欧师傅,早已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延伸到了古籍修复中。

微信图片_20250409110447.jpg

正在认真工作的古籍修复师们

五十出头的潘艳,是这群人里从事古籍修复最早、经验最为丰富的修复师,也是他们的组长。她回忆道,自己曾经在一家经贸公司工作,由于行业不景气,公司倒闭后便待业在家,38岁时经人介绍开始学习古籍修复,“当时没有听过这个职业,觉得很新奇,就想试一试。”没想到一干就是16年。谈起最为难忘的修复经历,潘艳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遇到一本完全碳化的古籍,一碰就碎,师父带着我一起修好后,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潘艳不断打磨自己的修复技艺,2020年左右,还被选派到西藏布达拉宫修复藏文经卷,“当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籍修复师们一起交流学习,收获很大!”那段经历让她对古籍修复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修复古籍不仅是对纸张的修复,更是对历史的守护。每一本古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修复它们,就是在守护这些历史的记忆。”

时光倒流 古籍重生(图6)

欧立希正在修补虫蛀的古籍。

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加入这个行业。在这群修复师里,一位“95后”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叫欧立希,从业9年,是修复师队伍中的年轻力量。安静是记者初见她的第一印象,谈起为何选择从事古籍修复工作,欧立希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以前学的是酒店管理,但当时觉得古籍修复这份职业知晓的人不多,却很有意义,就选择了它。”

虽是理性地选择,但最初接触古籍修复时,欧立希仍觉得这份工作十分枯燥,“坐不住”是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修复古籍让我学会了耐心和细致,也让我的性格越来越沉静。”目前,欧立希已师从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她相信,未来将习得更多技艺,成长为更为专业的古籍修复师。

古籍的“活化”利用

唤醒历史记忆延续中华文脉

岁月如刀,那些纸张破损、虫蛀、潮湿、粘连、絮化等印迹,在经年累月中,被古籍修复师们一次次弥合、补全,直至刊印,方让今人得以思接千载,感受其间印烙的文化、风骨、精神以及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需要修复的珍贵古籍仍然很多,我们的经费有限,只能暂时通过优化古籍书库来保存更多的古籍。”刘杨介绍道,新的古籍陈列室位于图书馆的二楼,环境恒温恒湿,更加适宜古籍的保存。届时,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新的现代化设施让古籍“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50409110439.jpg

古籍《汉州志》

除了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之外,在对古籍的“活化”利用上,广汉市图书馆也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创新,让市民走近古籍、认识古籍。“我们马上要开展《汉州志》的数字化、点校和出版相关工作,到时候还会开发一些具有广汉特色的古籍类文创。”广汉市图书馆馆长余嘉告诉记者,他们前不久刚在馆内举办了第一季的古籍修复体验活动,30余名读者踊跃报名,兴致勃勃地参与体验了古籍修复技艺。接下来,他们还将与广汉市的一所小学共建古籍修复工坊。余嘉表示,希望通过这类“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复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图书馆三楼的古籍书库内,一卷卷古籍静静地躺在书架上,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历经的岁月沧桑。一旁,一场关于古籍的普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专业的团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正在对馆藏古籍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与登记,给每一种古籍颁发独立的“身份证”,为其建立详细的数字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古籍的题名、著者、版本、存藏情况等,还包括其保存状态(文物定损)及价值评定(文物定级)等详细资料,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为学者和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查阅途径。存续中华文脉的古籍,将被更多的人以各种方式看见,给予人们更多文化滋养。

广汉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内,修复师们依然在忙碌着。他们用一双巧手,将破损的古籍修复如初,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卷册得以延续。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