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龙泉驿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受访单位供图)
4月8日,四川健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办事人员王先生前往成都龙泉驿区政务服务中心申办临时开设施工道路进出口许可证,窗口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时,发现缺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资料文本,应当将资料补齐方可领取许可证。
听到工作人员的回复,王先生本以为“又得多跑一趟了”。没想到,龙泉驿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没有将申请材料“一退了之”,而是启动了“容缺受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容缺受理”,即申请人提供的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材料或手续有欠缺,受理窗口可先予受理和办理,申请人在约定时间内补齐相应材料,审批部门充分利用“缝隙时间”,在原承诺时限内出具审批结果,做到“材料后补,效率不减”,实现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和“零等待”,降低审批退件率。
龙泉驿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后,材料不齐也不会影响审批时限,政务服务受理窗口可先行受理,并进入正常审批程序。这也是结合“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工作要求的有力举措,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材料不齐“多次跑”和办理时限延长的问题。
在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后,窗口工作人员在公司承诺容缺时限7天内补齐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仅用1天就为王先生办理了临时开设施工道路进出口许可。去年底,龙泉驿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将龙泉驿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整合电子证照、审批档案,罗列出包含公司设立登记在内的35项“容缺受理”事项,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