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四川展馆内,《哪吒》系列电影中“太乙真人”的配音演员张珈铭开启了一场跨越传统与未来的文化体验之旅。他不仅亲手尝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夹江竹纸制作和年画拓印技艺,还与数字虚拟诗人李白展开了一场诗意对话,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
在夹江竹纸展区,张珈铭跟随传承人张荣强的指导,体验了古法造纸的“荡料入帘”工序。夹江竹纸以“薄如蝉翼、韧如丝绸”著称,其制作需历经72道复杂工序。张荣强介绍,近年来通过改良工艺,古法造纸也更有市场了。张伽铭感慨:“每一张纸都凝聚着匠人对技艺的坚守与创新,这是工业时代难觅的温度。”转至夹江年画展台,国家级传承人张荣强现场演示木版雕刻技艺,并指导张伽铭完成年画拓印。张伽铭惊叹:“静态年画‘活’了起来,非遗也能如此酷炫!”
在“数字诗人”互动区,张珈铭与虚拟李白即兴对诗。依托AI技术,数字李白不仅能吟诵经典,还可根据观众关键词生成定制诗句。这一技术结合了古籍大数据与3D动画,还原了诗仙的洒脱神韵。张珈铭表示:“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人,这种跨界对话是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四川馆通过“非遗+科技”模式,打造了裸眼3D三星堆、实时大熊猫直播等沉浸式场景。夹江年画与竹纸作为“非遗双绝”,日均吸引超千人次体验,并与多家文创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张珈铭的体验之旅,正是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活力的缩影。正如他所言:“当古老技艺插上科技翅膀,文化自信便有了更生动的表达。”
此次文博会,四川以“文旅融合展形象 万千气象看四川”为主题,汇聚73家文化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与场景创新,向世界展示了巴蜀文化的万千气象。传统与未来的交织,巴适四川等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