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羌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获得通过。羌年,羌语称“尔玛吉”,是居住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与绵阳市北川、平武以及因汶川特大地震搬迁至成都市邛崃南宝山镇等地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它以祭天祈福、感恩还愿为主题。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羌族民众共同举行仪式,敬祭诸神,驱秽庆收、还愿祈福;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羌年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且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是集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巧、歌舞表演、技艺展示、知识传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据了解,为保护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巨大损失的羌族文化,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采取了系列抢救、重建举措,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将包括羌年在内的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同时,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羌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各方共同努力,“羌年”于2009年9月30日被遴选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羌年列入名录以来,羌族民众对羌年的价值认同进一步得到维系,自觉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羌年的各项保护活动中。我国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为羌年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震后,建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文化空间、活动实践、传承、传播、研究、振兴等方面给予了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强意识、广参与、重传承、促发展已成为羌年保护的总体目标。在文化空间建设上,传统羌寨村落与祭祀活动场所得到全面修复,部分羌年传习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提升改造。在实践上,随着羌族青年返乡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常态化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强化了羌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参与羌年传习实践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在传承上,羌年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收徒传艺,自觉开展传承培训活动。在传播上,羌年传承人在各种展示展演活动中得到了社会的充分尊重,使他们肩负羌族文化传承传播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在研究上,高校与研究院所科研人员从多方面深入分析制约羌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因素,给予可行性保护建议,促进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振兴上,采用“非遗+旅游”等方式,使相关社区与传承人获得很大经济收益,这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推动了乡村振兴。2023年12月,中国政府与文化部门在羌年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知晓并同意的前提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将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此次羌年转名录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更是国际上对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方式的认可。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入挖掘羌年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阐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及其当代作用和应用途径,扎实做好系统性保护、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加大传播普及力度,推动羌年在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丨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