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迎来5周岁生日。紧扣时代命题,五年间,川渝“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行动计划”开启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启动,乘着“双圈”东风,巴蜀新时代文化新篇章正在绘就。
古蜀道以其独特的历史脉络,见证了川渝两地在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同根同源格局,为两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当下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筑牢了坚实根基。日前,原创舞蹈诗剧《蜀道》就将这部千年古道史诗搬上了舞台。
广元市蜀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元夫: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一条路来的这种精神,这就是蜀道精神。从历史的脉络,还有历史的粗犷的线条到细节的铺排都非常非常好。
从古蜀道的熙攘繁华到石窟的静谧深邃,川渝同根同脉的文化印记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清晰而深刻。川渝地区不仅石窟寺文物点位数量位均居全国前列,两地还将携手打造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提升石窟寺保护管理能力水平。
安岳石窟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周驰翰:近年来,我们出版了《安岳石窟内容总录(五卷本)》,安岳卧佛院圆觉洞石窟寺考古调查报告,发表了论文一百多篇,主动融入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全力推进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建设。
作为两地共同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建设,目前也取得扎实成效,川渝合作梳理出144个文化标志,核实了大量文物资源。此外,宜宾、乐山、泸州等地持续推动打造长江文化IP,长江之畔生机盎然。入冬以来,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不远万里来川做客,鸥鸟翔集,翻飞天际。市民闻讯而来,热情地欢迎这群特殊的“客人”。
泸州市民 穆春凤:就是想专门来看一下,这个红嘴鸥到底长什么样子,想近距离和我们泸州的这些红嘴鸥,去接触一下。
川渝携手,巴蜀同心。近年来,“宽洪大量”“资足常乐”等川渝文旅品牌火爆出圈,吸睛又吸金;川剧“协同立法”、巴蜀非遗品牌大会、成渝影视发展大会推进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繁荣发展;川渝蜀道考古及综合研究、博物馆协同发展等共同行动,也成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巴蜀声音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