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榨菜丰收的好时节,渠县5000余亩榨菜已全部成熟,进入收获期,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抢抓晴好天气,变冬闲为冬忙,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走进渠县中滩镇胜利村,榨菜地里一片青翠,100余名村民正麻利地在田地里采拔大头菜,去掉叶片和根系后,统一装车销往外地。渠县中滩镇村民周延芳:今年榨菜长得好,肥料施得足,管理得很好,大的一个有四五斤重。种榨菜还是不错,收入比较高。我们一个月收入有1600元-1700元。榨菜又名青菜头,是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经过腌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9月种植,次年的2月收获,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业主江恩军看准这一商机,利用冬季部分闲置土地,发展种植大头菜,并与厂家签订购销协议,采收后厂家直接收购,实现了冬闲田变增收田。渠县茜美家庭农场负责人江恩军:今年我们在胜利村种植榨菜800余亩,我们一亩产出在2.5吨左右,每一吨我们的销售价格在700元-800元/吨,我们是涪陵榨菜的订单农业,不愁销售,来年,我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在1500亩以上。
产业兴则乡村兴,中滩镇胜利村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已连续3年种植榨菜,一个个新鲜的榨菜成了“金疙瘩”,让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村民们除了土地流转分红外,增加的务工收入也相当可观。渠县中滩镇胜利村村委会副主任黄龙元:我们胜利村今年发展种植榨菜1000余亩,总产值能够达到200多万余元,同时,能够带动我们附近村民200余人灵活就业,务工收入近60万元,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冬日闲田摇身一变,成为勃勃生机的“绿菜地”。渠县通过采用“玉米+大豆+榨菜”的轮作模式,收割完玉米大豆后,积极抓住秋收后土地的“空档”期,做好土地文章,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村民和集体经济增收。目前,渠县5000余亩榨菜已进入采收的尾声阶段,预计在本月底可以全部采收完毕。
记 者:何俊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