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遂宁射洪:一个川中渔村的“水产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3 0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5月的射洪市香山镇苏家堰村,桃花河波光粼粼,连片鱼塘泛起细碎银光。 

村支书许承军撒下鱼饲料,鲈鱼群争相接食的景象,让这个曾因170万元集体资金投向激烈争执的村庄,终于在乡村振兴浪潮中锚定了方向……

从广泛质疑到全票通过

苏家堰村的鱼塘,藏着村民的增收智慧。早在2010年,村民就依托桃花河开始尝试稻田养鱼。直至2017年,退役军人张强返乡创业成立四川川堰农业有限公司(简称“川堰农业”),进驻苏家堰村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在其带动下,桃花河流域小龙虾、大闸蟹、鲈鱼养殖逐渐形成气候。 

近年来,在射洪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部署的加持下,已建成了以桃花河为轴,苏家堰村为核心,辐射桃花河村、乌盆寨村、李家坝村的射洪市桃花鱼米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仅鲈鱼、南北白对虾等主导产业就实现产值1900万元。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化育苗车间200平方米、尾水处理系统3套,现代设施渔业基础初具规模。 

在如此发展态势之下,去年4月,当苏家堰村两委提出将60万元省级示范村奖补资金与110万元自筹资金投入水产养殖时,质疑声此起彼伏:“种麦冬收益稳,水产风险大!”“全砸进去养鲈鱼,亏了咋办?”…… 

“咱们塘口连片,水质二类,为啥不做‘水’文章?”“有川堰农业鱼苗车间提供鱼苗、养殖技术,还管成鱼销售,这账还不划算吗?”村民代表许怀奇的两句话点醒了众人。 

恰逢川内龙头企业四川肆季龙源农业有限公司经前期考察,决定计划在苏家堰村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240万吨的智能化鲈鱼养殖工厂,此消息传出,完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全村最终全票通过决议:建鱼塘、养鲈鱼,抱上企业的“粗大腿”。 

苏家堰村连片的鱼塘。全媒体记者 何飞/摄

许承军喜笑颜开地说,“今年4月,村集体投资建设的20亩鱼塘已投用,鱼苗出自川堰农业,首批6万尾鲈鱼将在9月出塘,预计产值达120万元。”

从带头发展到联村抱团

“园区内,苏家堰村主攻前端渔业,相邻村发展池塘精养和稻虾共作,形成‘育苗—养殖—销售’全链条。苏家堰村集体能带头发展水产,为流域联动、联村抱团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苏家堰村党群服务中心,面对地图,香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锦用红笔圈出一片区域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流域联动,持续扩大园区产业规模,为射洪市打造西部鲈鱼第一县贡献香山力量。” 

这种“流域联动”“联村抱团”模式,正在重新梳理乡村发展逻辑。“去年产了1.25万公斤鲈鱼,平均每公斤卖36元,纯赚了10万余元!”走进“水产养殖标兵”村民许成林的家,他蹲在自家10亩塘边,熟练地撒着颗粒饲料:“今年还会更好,足不出村在川堰农业就买到了鲈鱼苗,成本大幅降低。” 

在邻村乌盆寨村,200亩池塘与1000亩稻田正上演“稻渔+”好戏。“联村抱团就是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引进3个业主后,我们村流转了200亩池塘、1000亩稻田搞‘稻渔+’。”乌盆寨村党支部书记许小兵算起“联村账”。 

更令人振奋的是政策“东风”。就在前不久,2025年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射洪市申报的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成功入选,争取到中央资金1亿元。射洪市桃花鱼米现代农业园区正处于该项目的核心实施区。 

夕阳西下,桃花河水面泛起金色涟漪。许承军望着连片的鱼塘,翻开备忘录:“后天,天仙镇的水产养殖带头人要过来学习智能化鲈鱼养殖工厂建设,需要腾出时间。”“下周要开村民大会,总结现阶段的开支,再算笔明白账!”这170万元的“水产实验”,早已超越了资金本身的意义——它是信任,是底气,更是一个西部渔村向现代设施渔业进军的宣言。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