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四川科技战线再创佳绩。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提质控量、突出实绩”的评选导向下,四川省今年共有29项成果荣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项目11项、荣获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参与完成项目17项,成果总量、主持完成项目(获奖人选)总量、主持完成专用项目数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7%、50%、100%,获奖成果数量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此次获奖项目充分彰显了四川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体现了鲜明的四川特色:
——科教大省地位进一步强化。此次获奖项目学科分布广泛,涉及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光学等领域,涵盖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种,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罗先刚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悬链线光学”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进一步融合。此次获奖项目中,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完成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今年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西南交通大学王平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350km/h高速铁路道岔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四川大学傅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聚烯烃凝聚态结构调控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创新正在为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国防科工优势进一步凸显。此次获奖项目中,专用项目有9项,较2020年增长一倍,进一步彰显了四川作为军工强省和国家战略腹地的地位。通用项目中,还有电子科技大学胡俊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电磁辐射散射一体化问题的高效建模方法、联合调控与设计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电子科技大学张波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功率MOS与高压集成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此次,电子科技大学裴德乐教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代表着四川省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
此次参与完成的通用项目中,还包括四川大学参与完成的“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参与完成的“高性能高温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等4个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大学参与完成的“锂电子前驱体反应结晶新装备开发及高端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等8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下一步,四川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进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四川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