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凉山木里:“两点一哨”驻防队——青山为家,用坚守筑牢森林防火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7 2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深处,凉山州木里县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其中。

木里森林草原防灭火进入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状态,红色预警旗飘扬在李子坪乡波拐瞭望台。

木里县森林广袤,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森林面积,是当之无愧的生态重县。然而,这片美丽的“绿色海洋”背后,森林防火任务艰巨。

在这里,木里县森林防火驻防队员,以钢铁般的意志,在海拔4000米的云端哨所、蜿蜒的林缘卡点和大山深处的前置驻点间,构筑起守护家园的“铜墙铁壁”。他们通过创新构建“两点一哨”立体防控体系,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驻防队员定期对灭火器具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进入三月,气温逐渐回升,大风天气增多,木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进入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状态,这是森林火险的最高预警阶段。近日,记者深入木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两点一哨”,用镜头记录下驻防队员坚守一线的艰辛与担当。

李子坪乡波拐前置驻守点驻防队员在茂密的林区巡逻。

在李子坪乡波拐前置驻守点,天刚破晓,从事护林工作已有20年的班长王牛牛,带领着驻防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身背40多斤的装备,沿着蜿蜒的防火通道,踏入茂密的林区。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他们用“铁脚板”丈量着林区的每一寸土地,以“火眼金睛”探查着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

在海拔3760米的克尔乡大岩洞瞭望哨,撒里扎西次尔和队友正通过望远镜“扫描”茫茫林海,瞭望哨下的狗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在海拔3760米的克尔乡大岩洞瞭望哨,撒里扎西次尔正专注地通过望远镜和“森林眼”监控系统扫描着茫茫林海。即便遭遇极端天气,他和队友们依然坚守岗位,每小时认真记录一次监测数据。他们深知,早一秒发现雷击火等隐患,就能在火情初期更好地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依吉乡雨初村森防前置点的摩托车巡山队在林区巡逻,摩托车上配备水箱、胶皮条等灭火设备。

而在依吉乡十八弯前置驻守点,驻防队员自1月1日上山后,便与家人暂别。他们的营房里,不仅储备着生活物资,更配备了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等专业设备。每日清晨,大家都会进行3公里负重越野体能训练,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后,便分组巡查周边林区,确保林区安全。

在宁朗乡塔唐瞭望台,瞭望员用对讲机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瞭望情况。

从“人防”到“技防”,从“被动扑救”到“主动防御”,木里县的“两点一哨”驻防体系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道防火的物理防线,更是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当防火通道如血脉般延伸至每座山头,当瞭望塔的灯光在夜空中闪烁,这些坚守者们用青春与汗水,在大凉山深处书写着“守山有责、守山尽责”的绿色答卷。

驻防队员定期前往林区更换红外线监控相机电池和收集数据内存卡。

截至目前,木里县已建成防火通道1.587万公里,各类蓄水设施2.3万个。175个防火卡点均配置4名值守人员,166个前置点各配置10名以上驻防人员,191个瞭望哨(台)各配置4名瞭望人员。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山头有瞭望哨台、山腰有前置驻守点、山脚有检查站(点)的纵深防控体系。

驻防队员带着一天的疲惫巡山归来。

“两点一哨”驻防队员,是山林的卫士,是生态的守护者。他们舍弃与家人的团聚,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坚守,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他们的坚守,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木里的绿水青山,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5-3-17 22:5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