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前段时间降温影响,今年渠县的茶叶采摘期相较于往年稍微有所推迟。随着近期气温的回升,新茶的采摘和加工也进入繁忙期,茶园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在位于渠县临巴镇龙寨村的渠县秀岭春天茶叶基地内,阳光穿过树木漫射在嫩芽上,茶农们互相吆喝,三五成群,背着竹篓穿行于茶垄间,手指在茶树枝间轻快翻飞,一叶叶新绿被尽数收入篓中。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行政办杨志国:我们针对采茶,吸引了本乡镇以及附近的一些乡镇,还有像大竹稍微远一些,县以外的老百姓到本地来就业。秀岭春天占地总面积12000余亩,种植茶叶3200余亩,有绿茶、红茶两条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8万斤,产值达32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基地内有采茶工人130余名,新茶产量达到了4.5吨。渠县渠北镇采茶工黄高琼:在我们这个年龄来说,一天五六十、七八十块钱还算不错的。每逢春茶采摘季,秀岭春天茶园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紧抓这一发展机遇,秀岭春天以高山茶园、优良的生态等资源及茶文化为依托,紧扣“茶叶基地+体验式休闲+康养度假”的茶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推出特色项目,发展成集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世平:自从开始采摘以来,我们向游客提供了采茶、制茶的一些体验活动,修建了一些拓展项目,为企业的团建提供了团建项目。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近年来,渠县立足茶产业实际,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以有机茶园、生产、加工等基地为载体,延伸茶产业链条,增加茶产业附加值,实现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双赢。渠县特色农产品发展中心特经科科长孙松林:目前,我们对3000多亩茶园(高产攻关),实现优质绿茶亩产200斤以上,产量增产约40%。同时,我们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农旅产业、文化亮点打造、地域农产品推广协同发展,延伸了茶产业链条,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资本优势,增强特色农产品经济新的增长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