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浙”里来客丨3个月→3年→“长期”,他持续为松潘电商“领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4月8日,阿坝州松潘县电商产业园区里,王仲龙忙着为下周的培训课程做准备。“现在AI很火,我想给松潘本地的电商从业者做一场‘AI+电商’技术赋能培训。”王仲龙说。

王仲龙现在的身份是松潘岷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后,浙江省桐乡市往松潘县派出了56名挂职干部,来自桐乡市商务局的王仲龙就是其中之一。

挂职干部帮助培养松潘本地电商人才。桐乡市驻松潘县工作队供图

从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来到位于川西北高原的松潘县,王仲龙的第一感受是惊讶、接着是惋惜——这里有牦牛肉、花椒、青红脆李、蜂蜜等众多原生态农特产品,但由于电商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这些产品销路较为单一。

电商发展,恰好是王仲龙所擅长的领域。在桐乡市,他主要负责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电商发展经验。他向挂职的松潘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介绍了两种模式:一是重新定义消费帮扶,通过“搭建平台+设立专柜+线上平台+人才培育”,让松潘本土特产市场化、农作物商品化;二是通过电商公共服务模式,在松潘本地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维体系。

桐乡松潘共建的电商产业园区内的特产馆。桐乡市驻松潘县工作队供图

按原计划,王仲龙只需挂职3个月,但他的才能打动了松潘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松潘方面提出申请,希望将王仲龙的挂职时间延长至3年。王仲龙自己也放心不下这座高原小城。经两地组织部门沟通对接,王仲龙留了下来。

让农特产品“上链接”卖出去其实不难,但王仲龙想得更为长远——他想从年轻人入手,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专业电商人才。

但他刚开始在松潘县开课“收徒”时,当地年轻人并不积极。原来,松潘县旅游资源丰富,很多年轻人习惯吃“旅游饭”,并不愿意改变。为了破除固有观念,王仲龙拿出电商运营思路,变着花样吸引年轻人——“村播计划”、电商人才沙龙、外出培训学习、成功案例分享……

一套“组合拳”下来,第一批年轻人聚集了过来。“扎西哥”原本是一名地接导游,后来转型为电商主播。在学习桐乡经验后,他凭借当导游时积累的资源关系,行走在松潘各个乡镇,到农户家里直播售卖农特产品。如今,他的年销售额已达800万元。在2023年的阿坝州电商直播大赛中,他还获得了全州第一名。

三年积累,松潘电商数据从“全州靠后”转变为“全州领跑”。2024年松潘县电商实物交易额已迈上2亿元大关,较2021年的1.44亿元增长约38.9%。

回乡创业的松潘青年直播卖牦牛肉。刘文佳 摄

电商“跑起来”,改变的不光是当地的年轻人。在桐乡与松潘合作打造的电商产业园内,设有本土创业青年可免费使用的众创办公区、小微企业孵化办公区、公共直播间,创业人员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的程序也大大简化。“以前要跑几个部门才能办完,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上门帮忙办理。”王仲龙说。

2024年,王仲龙挂职期满。这时,他又作出一个重要决定,继续留在松潘工作。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松潘县将王仲龙长期留了下来,请他继续为松潘电商“领跑”。

眼下,王仲龙已经开始琢磨一个新方向:川青铁路通达松潘后,如何吸引更多外地电商创业人员来松潘“进货”甚至“落户”,“解决了物流这一难题,松潘的电商产业还能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