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央媒看四川|四川天府新区:一锤一锤敲出锦江治理新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4月2日,阳光晴好,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澄澈如镜,皮划艇爱好者王庆正在岸边做准备。不远处凤头潜鸭成群结队,悠然游弋,王庆感叹道:“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河滩洼地,现在却成了城市绿心!”

说起兴隆湖的变化,离不开锦江的治理。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包括府河、南河两条干流,全长150公里。府河成都段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曾一度污染严重,2015年至2016年国控断面总体水质为劣Ⅴ类。

“锦江塑造着成都的市井味、烟火气,串联起市民巴适安逸的美好生活,我们必须把锦江治理好,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流域水生态治理的路子,一锤一锤敲出锦江治理新成效。”成都市副市长吴皓表示。

如何治污?成都市坚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在锦江治理顶层设计中从全流域系统治理出发,探索“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路径。编制《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锦江公园总体规划》,统筹水生态治理要素,对锦江150公里河道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坚持全域截污,补强设施短板。“实践中我们坚持‘病在水里、根在岸上’的理念,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深入清理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系统推进农业减排,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着力将污染从根源上消灭。”成都市水务局局长刘贵恒说。

近年来,在成都开展锦江水生态治理的推动下,天府新区对辖区内的锦江、鹿溪河、东风渠开展“一江”“一河”“一渠”系统重点治理。如今,天府新区市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已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累计打造连片蓝绿空间7.7万亩,建成生态绿道440公里。

生态基底筑牢发展根基,产城融合的密码随之浮现。几年前,李汶颖来到成都,进入位于天府新区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工作,“天府新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绿意盎然,宜业也宜居。”如今,已有2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天府新区,19万青年人才汇集于此。

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生态锦江逐步重现。锦江流域优良水体率从2016年的69%提升到2024年的100%,夜鹭、白头鹎等成为锦江常客。数据显示,2024年“夜游锦江”吸引了506万人次,群众生态获得感成色十足。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